著名哲學家張再林教授做客第十七屆中西語言哲學夏日書院
2023-08-01 15:28 | 編輯:川外外語培訓中心 來自:未知2023年7月19日,第十七屆中西語言哲學夏日學院暨第三屆全國體認翻譯學研討會在云南師范大學召開,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張再林教授為大會帶來了第一場主旨報告,本場報告由來自四川外國語大學的馬武林教授主持,報告主題為《身體哲學與語言》。張再林教授的報告內容主要包括當代哲學的兩個轉向、語言的兩大轉型、語言與家族相似性三個方面。
張再林教授
講座伊始,張再林教授以“眼前一亮”表達了對中西語言哲學專委會的贊賞,指出其體現了國內國際研究的前沿。然后,張再林教授詳細講解了當代哲學的兩個轉向:一是身體化的轉向,二是語言學的轉向。身體化的轉向即以梅洛龐蒂等為代表的學者提出的身體化哲學思潮。語言學轉向即從本體論、認識論到語言論的轉向。這兩種轉向的結合帶來了語言身體化現象。
語言的身體化現象主要表現為語言的兩大轉型:一是語用學轉向,二是語言的詩化轉向。語用學體現了語言從解釋的符號向解決問題的工具的轉變。語言是解決問題的工具,身體和語言行為論便登場了。同時,同一工具可能具有多種用途,不同用途由工具使用者所處的情境多樣性和身體的設身處地決定。語言的詩化轉向體現了語言的高度身體化,語言是一種身體釋放的身心活動。
最后,張教授闡述了語言與家族相似性的關系。家族相似性對語言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解決了語言的特殊性差異性和普遍性同一性之間的對比問題。他指出原生態的身體血緣和親緣關系有助于解決語言各種關系的問題。基于家族相似性,張教授闡釋了當代中國哲學的“家哲學”和身體哲學。語言是身體的延伸也是生命的延伸。
張再林教授的講座高屋建瓴、旁征博引、與時俱進。他既闡述了梅洛龐蒂、海德格爾、德勒茲等西方哲人思想,又講述了禪宗、孔子、莊子、曾子等中國故事,還舉例說明了當代社會的流行新詞語等,講座內容豐富、金句頻現,全場聽眾受益匪淺,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據悉,本次會議為期七天,由中西語言哲學專委會主辦,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英語研究》、《外語學刊》、《山東外語教學》等編輯部和四川外國語大學協辦。本次會議舉行了20場報告,2場沙龍,還開展了換屆選舉工作。
圖/文:語言哲學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
上一篇: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指導三部網絡育人作品分獲三項全國二等獎
下一篇:我校西方語言文化學院陳英教授獲2023年度意大利外交與合作部文學

- [焦點] 攜帶全球勝任力 與2025一起新出發
- [焦點] 雅思6.5分:邁向國際舞臺的堅實基
- [焦點] 雅思備考黃金期揭秘:幾個月最合適
- [焦點] 揭秘雅思寫作高分秘籍:素材積累與
- [焦點] 寫作秘籍大放送!雅思寫作提分,我
- [焦點] 雅思寫作逆襲指南:解鎖小作文,告
- [焦點] 官方秘籍:如何擺脫“雅思緊張體質
- [焦點] 雅思聽力高分秘籍:避開陷阱,輕松
- [焦點] 雅思破7全攻略:不收藏后悔一年!
- [焦點] 8月雅思高分秘籍大公開!你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