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功軍副校長與新傳師生面對面交流
2024-05-20 10:06 | 編輯:川外外語培訓中心 來自:未知媒介實務中心訊(記者魏琪璇 劉姍姍 付小雪)“每當看到同學們積極陽光的笑臉,我就對新聞傳播學院充滿信心!”副校長嚴功軍教授剛陪學生拍完畢業照,便立刻趕到活動現場。當他微笑著揮手走進教室時,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是5月16日下午,“我與嚴校面對面——新傳大類師生專業交流會”現場的一個鏡頭。
學院黨總支書記郭健、部分老師及22級新聞傳播學類全體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由新聞系主任徐蓉蓉主持。
向學生傳授經驗 李姿嫻 攝
陪伴育人:多來找我“串串門”
想與同學們深入交流互動,這是嚴功軍很早就有的想法。本學期實踐周,終于迎來了這個機會。嚴功軍表示,2018年后就很少給本科生上課了,所以特別希望能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交流碰撞,教學相長,要始終堅持學院長期以來“老師和同學們打成一片”的好傳統。
面對一些同學上課不積極、不愛發言的現象,嚴功軍表示有些痛心。他說,新傳學生最大的優點就是開放自信,敢發言、敢傳播。他鼓勵大家多發言、多表達,也主張通過多種形式增加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在聊天、爬山等輕松的氛圍中幫助學生增進對專業和人生的理解。他熱情地向同學們發出邀請,“歡迎大家多到我的辦公室‘串串門’!”
現場學生認真聆聽 魏琪璇 攝
培養技能:一專多能、一精多會
在談到同學們關心的專業分流問題時,嚴功軍認為,同學們在大一時就應該思考未來發展。學生不應該只學習本專業知識,“學廣電的不能只搞視頻,得有采寫功底;學廣告的營銷意識強,但理論知識可能欠缺一點。”這也是新聞傳播學院采用“2+2”大類招生的原因。新聞傳播學的學生既要厚基礎、寬口徑,又要培養傳播綜合技能,有思想,思維成熟,深刻洞察社會和人性,又要具備創意能力和實戰能力,必須成為綜合型人才。
“文科專業學科分得過細,跨界融合是趨勢,必須樹立大文科的概念,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嚴功軍強調,學生要全面發展、多維發展、有主次地發展,要做到“一專多能,一精多會”。外語可以作為亮色、底色,然后復合某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培養,這對同學們日后的人生將大有幫助。“我們既要培養主流媒體傳播的卓越人才,也要培養泛傳播、公共傳播人才,學生能進入社會各行各業從事新聞傳播工作”。
嚴功軍在活動中分享了上午去江小白公司考察的見聞。江小白里面很多職員都是新傳畢業的學生。他借用江小白公司同事“向外看、向內求、向前走”的話來勉勵同學們,認為文科學生應該具備知識力、思想力、邏輯力、寫作力、創意力、演講力、溝通力、抗壓力、調控力、執行力等多元能力,要智商情商兼具,要深知細節決定成敗,應特別注重交流能力和交往能力。“學生應該抓住一切機會去鍛煉自己,要做一個有心人,謹記時時處處皆學習,多體驗生活,反省自己,勤于實踐,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他說。
囑咐學生提升專業能力 李姿嫻 攝
傳道解惑:用情育人
在面對面交流環節,同學們積極互動,主動舉手提問談自己的困惑。22級2班的周麗同學是嚴功軍的“小粉絲”,她向嚴功軍邀課,“如果您要為本科生開設課程的話,大三年級的學生是否有幸能上到您的課程?您的課程大概在哪個專業開設呢?”同學們聽到這樣的“邀約”,都鼓起掌來。
“我會找一切機會與同學們多多接觸,多做交流。如果有機會,我會繼續開展面對全校的《傳播與社會》課程,如果時間安排沖突,可能會選講課程的幾個章節。”
同學們提問很積極 李姿嫻 攝
22級3班學生歐陽軒問道:“如果我發現我不是很喜歡自己已經選擇的專業,有沒有什么補救措施呢?”嚴功軍用哲學的定義巧妙地向同學解答道,“就像哲學是指‘愛智慧的學問’,‘愛智慧’是指即使求而不得,但仍要堅持去追求真理。沒有絕對好與不好的專業,有的是對自己的不斷認知和特長的不斷發掘。人生的答案,結果都是不確定的,但是我們可以不斷地去嘗試、去體驗,讓我們對人生的追求落到實處,追求的過程才是最美的。”
嚴功軍語重心長地對同學們說,“一定不要停下來,遇到困難挑戰時,與其‘向外求’,不如‘向內求’。”與其選擇抱怨家庭條件、社會環境,不如盡早針對自身狀況,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選擇輔修一門外語、通過網課學習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多與老師互動學習,多參加社會實踐,書到用時方恨少,技多不壓身,要在成長過程中找到興趣愛好,在行動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要形成自學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習慣。
耐心回答同學們的問題 李姿嫻 攝
最后,嚴功軍用自己求學時的經歷勉勵同學們要多看學術雜志,多看新聞類期刊,要學習跨學科知識,擁有良好心態和積極性格,笑對生活。
22級2班的嚴鴻汐同學很高興,她說:“嚴校長的到來讓作為新傳學子的我們倍感溫暖,專業分流相關的討論也使我們對自己未來的發展規劃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收獲頗豐,受益匪淺!”22級4班譚樂樂同學向記者表示,“感謝嚴校對我們的指點,我將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去認真思考、冷靜分析未來。新傳學院各專業的老師來到現場也給人鼓舞和激勵,這是一針定心劑,讓我覺得溫暖又有力量。”
供稿:新聞傳播學院

- [焦點] 攜帶全球勝任力 與2025一起新出發
- [焦點] 雅思6.5分:邁向國際舞臺的堅實基
- [焦點] 雅思備考黃金期揭秘:幾個月最合適
- [焦點] 揭秘雅思寫作高分秘籍:素材積累與
- [焦點] 寫作秘籍大放送!雅思寫作提分,我
- [焦點] 雅思寫作逆襲指南:解鎖小作文,告
- [焦點] 官方秘籍:如何擺脫“雅思緊張體質
- [焦點] 雅思聽力高分秘籍:避開陷阱,輕松
- [焦點] 雅思破7全攻略:不收藏后悔一年!
- [焦點] 8月雅思高分秘籍大公開!你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