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端午,粽情一夏—— 一站式學生社區帶你解鎖校園端午新玩法
2024-06-12 10:14 | 編輯:川外外語培訓中心 來自:未知包粽子、做香囊、抖空竹、學《離騷》……6月6日,一場別出心裁的“安康端午,粽情一夏”端午主題活動于西區學生三食堂順利舉行,成功解鎖校園端午新玩法。黨委學工部部長崔光軍和團委副書記曹海燕參與活動。
本次活動由黨委學生工作部、團委和后勤基建管理處主辦,四川興百年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支持,校學委會、大學生黨員示范崗、年級長聯席會、學生之家、勤工助學中心、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承辦,旨在讓同學們感受傳統民俗魅力,增強文化自信,激發愛國熱情,迎接即將到來的端午佳節。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新鮮的粽葉、糯米、紅棗、臘肉等食材依次擺開,周圍站滿了蠢蠢欲動的同學們。“先要折葉子,糯米不要放太多,手要卡緊。”食堂阿姨們手法嫻熟,耐心地向參與活動的同學傳授包粽子的技巧。
有的同學靈巧的雙手翻飛,一個飽滿精致的粽子便初具雛形,一瞧動作便能看出她有豐富的經驗;有的同學雖是第一次包粽子,但十分積極,在食堂阿姨的幫助下,也能包得像模像樣;有的同學則是和志愿者齊心協力完成包粽子。“之前都是吃現成的粽子,沒想到我自己也可以包這么好。還是得自己動手包,才能體會其中的不易”,一位同學拿著自己包好的粽子向一旁的朋友笑呵呵地說道。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釣粽子”游戲環節。躍躍欲試的同學們手拿釣竿,全神貫注地盯準粽子道具,靈活地移動釣竿。一旁觀看等待的同學也屏息凝神,仿佛自己也在釣。隨著釣鉤順利勾起粽子道具,“太棒了,繼續乘勝追擊!”一旁的同學都歡呼起來。
香囊香囊最早稱容臭,是一種由盛載香料的囊包,多以色彩鮮明的絲織物縫制。屈原《離騷》中有“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當時的香料是辟芷、秋蘭。“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佩香囊則是從西漢就已發源的端午傳統習俗,除了美觀,艾草香囊還具有清香、驅蟲等功效。只見同學們眼神專注,手拿針線,裝艾草,上流蘇,一個個小巧玲瓏的香囊就制作完成了。艾草香清幽馥郁,讓人心情愉悅,也為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韻味。
空竹抖一抖,精神更抖擻。空竹,在我國古稱“空箏”,最早是由漢族民間游戲用具陀螺演變而來。抖空竹在漢族文化淵源中既古老又新鮮,是深得人民大眾喜愛的一種集娛樂性,健身性,技巧性,靈活性,表演性的體育器具。
一位男同學興致勃勃地說“我試試”,沒想到這竟是一位隱藏的高手。空竹在他的手中仿佛變得聽話起來,向左向右,騰空再下落,整個動作行云流水,收獲現場一片熱烈的掌聲。在志愿者的幫助下,不少同學現學現賣,成功抖起空竹。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表達的是自己雖然遭受不公待遇,但是為了心中目標九死不悔”“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表達的是寧死也不改變節操的態度。”在《離騷》詩句連連看的游戲攤位前,同學們嘗試將原文和對應解釋聯系起來,學習屈原殉身無悔的態度、上下求索的精神。
前來參與活動的同學們紛紛點贊這次的端午主題活動。“通過參加這些小游戲,學習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感受到了端午節的魅力,再次重溫了偉大詩人屈原的詩詞”,商務英語學院的齊青葉同學表示自己收獲滿滿。來自法語學院的李孟哲同學說:“我本來只是在食堂里吃飯,但是看到活動組織得很熱鬧,就想來參加試試。我做了粽子和香囊,很有成就感,而且我還獲得了小禮品。希望以后這種活動能多多舉辦。”
端午節不僅承載著歷史文化與民族精神,而且伴隨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寄托對先賢緬懷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重要傳統節日之一。未來,學校將持續深挖傳統節日中的育人元素,融入學生教育管理全過程,構建“文化育人”新格局。
供稿:黨委學工部

- [焦點] 攜帶全球勝任力 與2025一起新出發
- [焦點] 雅思6.5分:邁向國際舞臺的堅實基
- [焦點] 雅思備考黃金期揭秘:幾個月最合適
- [焦點] 揭秘雅思寫作高分秘籍:素材積累與
- [焦點] 寫作秘籍大放送!雅思寫作提分,我
- [焦點] 雅思寫作逆襲指南:解鎖小作文,告
- [焦點] 官方秘籍:如何擺脫“雅思緊張體質
- [焦點] 雅思聽力高分秘籍:避開陷阱,輕松
- [焦點] 雅思破7全攻略:不收藏后悔一年!
- [焦點] 8月雅思高分秘籍大公開!你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