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日常交流中有哪些是非母語人士不容易意識到的不太禮貌的表達
2014-12-11 14:35 | 編輯:川外外語培訓中心 來自:未知
比如,點餐時會說:'I want...'但是'Can I have...'會顯得禮貌一些。請問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還不同場景下有哪些類似的例子以及禮貌的表達應當是怎樣的?
【Brian】
The funniest mistake I witnessed was when I went shopping with a friend. We had just paid at a shop and the storeowner said, "Thank you." Without even looking, my friend said, "You're welcome." =P
Generally, the "Thank you" from a storeowner is a courtesy. You generally also say "Thank you" in response.
【圭多達萊佐】
在餐館,如果服務員過來問你Can I get you anything else?或者類似的問題,如果你暫時不需要啥,不要直白地說No thanks. 可以說I'm good, thank you或者We're good, thank you.
更新。
經樓下 @mksin留言提示,又想起來兩個絕對不能說的詞!
1,絕對不要用old來形容人!比如你在等一個人,向別人詢問有沒有看到這個人,你可以說這個人是男是女,穿什么衣服,但絕對不要說He's old之類的。當面就更不要說了。
2,絕對不要用fat來形容胖紙!你們這些在國內天天嚷著自己胖的,是真沒見過美國那些有肥胖癥的人。對于他們,如果實在無法避免,可以用big這個詞,但是如果你用fat這個詞,估計他們會直接躺在你身上把你壓死。
再更新:
又想起來一個。在美國,很多殘障人士你是不能直接形容別人的。智障不能說retarded, 而要說intellectually-chanllenged.所以形容面癱(古月)就可以說facial expression chanllenged.
【王一】
一、在詢問對方名字或稱呼時切忌使用 what's your name?這句話通常在警察盤問嫌犯時才會從警察的口中說出。
合適的表達方式通常是你先說你的名字,對方自然就會說出他(她)的名字。比如:
A: i'm stevenson, you can call me steve.
B:i'm Casy.(感覺像在約炮)
二、oops。這個詞是一個非常地道的表達方式。意思大概是:哎呦!~
比如你在踩到對方腳時,通常可說:Oops, I'm sorry.
通常都是在說話人發現某種狀況,或突然想起某事時在第一時間(記住是第一時間)脫口而出的。也就是說,在說這個詞的時候,幾乎不用走腦子。體會一下下面這些句子:
Oops,Tom gave a call this morning. 噢!對了!(差點兒忘了) 湯姆早上來了個電話。
Oops, I'm in a wrong room.Sorry! 噢!不好意思,我進錯屋了。(進錯包房時)。
Oops,is this for me? 哦?這是送給我的嗎?
用好了能讓外國人有很強的親近感。
三、the a 表達法。在發音時遵循 元音前面 the 發 thi 的發音規律。通長在組織語言時使用。也就是說當你想說一句話但還沒有想出怎么說時,前面不防加上 the a。意思就是我們常用的,呃~~ 嗯~~~比如在你的女朋友質問你時: where have you been last night?!! The a, I saw a movie with my sister......呵呵,回答的是不是很假。
四、在有一點點語言基礎(詞匯量小學生水平)時,與老外交流的話,不要管語法,不要管是否正宗。只要把會的詞說出來就行了!~
我的一個同學在鞋店買鞋時,一個老外苦于不會中文無法和服務員交流。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對話。
同學: can I help you?
外:(感動滴快哭了) I want this! but too large。
同學:(對售貨員)他說他想要這雙,但太大了!
服務員:(感動滴也快哭了)。那讓他試試這個大小的。
同學:try this!
外:(很聽話滴就穿上了) It's good! it's good! how much?
同學:他就要這雙!多少錢?
服務員:(感動滴恨不能跪在地上):打完折360
同學:360.(他是這么說的three hundred sixty。根本就沒管打不打折)
外:good good。然后老外 thank you 了半天。我同學心想,大四大六英語考試都是TMD浮云啊!
通過上面的對話,我們發現,幾乎沒有一句完整的話,而且沒有一句符合嚴格意義的語法規則。但是口語的目的是意思的溝通,只要讓對方聽懂就可以。所以如果遇到要和外國人打交道的時候,千萬不要想韓梅梅和李磊。只要把你會的說出來就OK啦!~
-------------------------------------------------------------------------------
繼續更新。
評論區里 開蒙 提到“ 看電影”的搭配用法。在這里補充說明一下。
在網上查閱結果如下:
確有see a movie 和 watch a movie兩種用法:
1、see a movie 特指在電影院里觀影。
2、watch a movie 特指在電視或電腦上看電影(我覺得在這里使用“觀影”不夠貼切)
3,、在觀影過程中,如果接到女朋友的電話,問你在干啥,你可以回答說:I'm watching a movie.
因此 see a movie 特指在電影院觀影。所以在我的回答中: I saw a movie with my sisiter.無需解釋,對方就知道你和你那可愛的姐姐去了電影院。
開蒙兄,解開您的謎團了嗎???
本來語言就是在發展的,在電視盒電腦出現之前,觀影只有一種形式,就是去影院。因此直到我上初中時,英語課上老師也只講了see a movie一種搭配。盡管那時家里已經有了電腦,并看過電影。因此語言是發展的,人類的活動是發展的,我們也要與時俱進地學習語言。
在此也感謝 開蒙 和像 開蒙 一樣的人多提疑問,大家一起探討,一起進步。重慶雅思培訓
【李弦】
昨天午休時看到此問題時還未有完善答案,就花幾分鐘隨手寫了個。評論區表示回答的有些簡略,深以為然,再補充一些內容。
閱歷有限,有誤之處請隨時指正。
先說下虛擬語氣。
虛擬語氣是一種英語語法,其最主要的特點是:
使用者強調其表達的觀點是基于自己的主觀猜想,意識,建議,假設,希望等等,而不是基于明顯的客觀事實。
那么使用虛擬語氣會顯得禮貌的原因就在于:
1. 自己是出于自己的理解,好心給予建議,而不是命令的態度。
2. 既然不是基于客觀事實而是主觀的推測,就隱含著”可能不全對您可以按需聽取“的意思。
試舉例子來理解
1. 真實語氣:You will get an F if you don't do your homework.
2. 虛擬語氣:You could get an F if you don't do your homework.
真實語氣適用于上對下,如老師(有權力,不寫作業就給你F),長輩(有閱歷,知道不寫作業會得F)。
虛擬語氣適用于平輩,朋友之間。我作為朋友,不能肯定你不寫作業就會得F。因此,我只能基于個人的猜測,推斷(在我看來,不寫作業會得F),給你一個”還是寫作業好“的建議。
再說兩個文化上的。
1. 美帝人民尚武尚力量,男性以大為美(我就知道你想歪了)。所以不要對一個成年男子說:
'Wow, you have a cute little xxx' or 'your xxx is so tiny'
當然我知道在中國一般大家也不會說"哇你好矮"或者”你xx好小哦“。但要注意的是,美國人認為身材是成比例的,尤其手腳。所以也不要說”你腳好小“或者”你看我手比你大多了“,會被人理解成炫耀男性雄姿,你們懂的。
2. 有些常見俚語,理解含義之后盡量不要亂用產生誤會。
舉個栗子,比如”flash“,大家都知道是”閃光,閃耀“,同時也是一種文件格式。 但日常中”flash“也有”展示一下胸部“的意思。比如Friends里面Monica讓Chandler做仰臥起坐,Chandler犯懶不做了,Monica為了激勵他就說:
'Five more and I'll flash you.'
所以不分場合的亂用詞語經常會導致誤解或尷尬。如果是初來乍到,相信別人會諒解,但久而久之,如果不主動嘗試理解和記憶,別人的耐性恐怕也不會持久。
先寫到這把,想到什么再來補充。
=====================================================
@Brian 舉的例子是一種誤用,不過談不上不禮貌,只是讓人莫名其妙一陣。
禮貌問題主要是兩方面:
一、 語氣
一般來說, 想有禮貌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需要使用虛擬語氣,以及“please”這種明顯的敬語。
Can you xxx -> Could you please xxx
I want to xxx -> I would like to xxx
You can xxx -> You might wanna xxx
二、文化
@越澤 同學說了幾點文化差異了,除了職業并不算很嚴重的忌諱外其他幾個都很對。
補充一個:
judge不要簡單的理解為“評價”, 中文“評價”不帶褒貶,需要使用形容詞才能體現其褒貶義。而英文
”judge“隱含一種”我對你錯,我上你下“的意味,介于”評價“和”審判“之間。
典型的”judge“行為如下:
1. 我來評價你這事做的對不對。
2. 我來告訴你怎么做才是對的。
很多國人不明就里,濫用此詞或者”act like one“, 美國人一般的心理反應都是”你以為你是誰就來judge我?“另,其他回答中”What?“的例子其實如果熟了美國人也經常會用。如果只是普通關系,“Pardon?”, “I‘m sorry?", "Come again please?"等都是不錯的選擇。“Pardon”稍顯老派,常常是年長的人在用。
上一篇:韓語和日語的關系是怎樣的?
下一篇:英語聽寫的效果是否被夸大

- [焦點] 攜帶全球勝任力 與2025一起新出發
- [焦點] 雅思6.5分:邁向國際舞臺的堅實基
- [焦點] 雅思備考黃金期揭秘:幾個月最合適
- [焦點] 揭秘雅思寫作高分秘籍:素材積累與
- [焦點] 寫作秘籍大放送!雅思寫作提分,我
- [焦點] 雅思寫作逆襲指南:解鎖小作文,告
- [焦點] 官方秘籍:如何擺脫“雅思緊張體質
- [焦點] 雅思聽力高分秘籍:避開陷阱,輕松
- [焦點] 雅思破7全攻略:不收藏后悔一年!
- [焦點] 8月雅思高分秘籍大公開!你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