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聽寫的效果是否被夸大
2014-12-11 14:34 | 編輯:川外外語培訓中心  來自:未知 
導讀:在禮儀之邦講道理總是如此的困難以至于裝飾的偽善在邏輯混亂的夜里裸奔都引來旁人陣陣喝彩。 ==============================正文=============================== 此文非系統性學習指導,不同能力階段需要突破的點和心理耐受程度不一樣,這篇文章只針對聽寫

在禮儀之邦講道理總是如此的困難以至于裝飾的偽善在邏輯混亂的夜里裸奔都引來旁人陣陣喝彩。

==============================正文===============================

此文非系統性學習指導,不同能力階段需要突破的點和心理耐受程度不一樣,這篇文章只針對聽寫效果進行剖析。

 

咱們先講故事。完全是我杜撰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三十五年前,我朝煥發了第二春。百廢待興,如饑似渴。大學開始正兒八經招生,但是沒有靠譜的學習資料。那時候大學數理化教材的深度還只有當時美國高中的當量,不像現在呵呵。 國家就想從國外買外文書籍來編寫教材,那時候弄到原版外文書籍的難度大致等于唐僧西天取經的1/10,或者現在翻墻看路透社的10000倍。《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中,shopping想買外文書籍來找先念說:

 

那時候外交部不僅僅只有抗議,他還動用極其稀缺的外匯儲備去國外買了幾十箱外文書籍回來。跟世界隔絕了10多年,國家想弄點地道的外文資料尚且這么困難,更不用說普通人了。況且在那場浩大的打砸搶運動中,那時候的外文書跟今天初中生手上《波多野結衣全集》的地位差不多。哪怕有那么幾本十幾年前流傳下來的外文書,即使背上一千遍也是不可能知道雅蠛蝶這種詞想表達的博大精深的含義。在這一窮二白的環境里,作為普通學生,有了一臺收音機,就擁有了一整個世界。學生間最流行的就是聽美國好聲音(Voice of America VOA),當然,肯定是聽不懂的。這時候冀朝鑄這一類碩果僅存的超級大神就徒耳聽寫VOA,其手稿對大學生而言就像初中生間傳閱《波多野結衣全集》一般,干柴烈火。這時候有個學生問老師,您不在的時候我們該怎么提高英語呀,又沒什么看得見的好資料。老師神神叨叨地在耳邊傳授道:聽寫。有10000個最優秀的學生聽到了老師的教導開始聽寫,最后有1個學生繼承了老師的衣缽,還有100個學生走了旁門左道不過效果也可喜,其他的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后人證明著一個詞:炮灰。死前還在嘴里念叨著:天將降大任于巴拉巴拉。。

 

好了,故事講完了。這是我胡謅的。現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自我感動式的道德標榜是無謂的自我消耗

2、 學習英語的普適定理。

3、 聽寫存在的內在邏輯缺陷。

 

一、自我感動式的道德標榜是無謂的自我消耗。

 

在聽寫這件事上,這個問題必須提出來!

 

小隆聽老師說聽寫效果很好,他就買了個錄音機放上磁帶開始聽寫。一打開錄音開始嘰里呱啦說鳥語,一句結束了他連忙暫停。腦子里只聽到開頭說的You。小隆很痛苦,一滴眼淚落在紙上,幻化出一整個春天,忽然他看到小明在鏡像里對他微笑。于是他口里默念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鼓起勇氣回放繼續聽寫,中間甚至不得不一個字一個字聽,然后照著讀音亂寫。一晚上過去了,聽寫了三分鐘的材料,只寫出了一半,寫出的一半里面又有一半是錯的。小隆很頹廢,但是想著孟圣人的教誨,第二天鼓起勇氣又去擼聽寫,一樣效果。這里還沒有介紹,這個小隆是超級賽亞小隆,極其有耐性,是人類中的極品。一個禮拜后,第一個收音機聽爛了,雖然很心疼,但心里升起了一股莫名的成就感。當然現在為止還只聽寫了7段3分鐘的錄音。接下來一個月里,聽壞了3個錄音機,聽寫成功率達到了40%,雖然這3分鐘的錄音還是聽寫了一晚上。三年后小隆自覺大成,寫書講座紛至沓來,他點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拜菩薩心要誠。

 

我們不去討論他的方法,僅僅分析他那句“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初中一個左手四根手指在小時候被絞肉機絞掉的同學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哭出來了。他說,上天給我這么多痛苦,無論我古詩背的有多好,考試成績有多棒,隔壁班的小紅打死也不肯做我女朋友,可她就是我的夢想啊。大家都年輕過,給點掌聲。

 

上天在分配痛苦的時候是隨機的,可能讓一個弱智還遭遇失明,甚至有時候分配下來的痛苦讓你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他并不是看好你,只是他擲了個骰子,就是你了,甚至有人求著上帝,你把痛苦給我吧,就給我吧。然后10000個拿到痛苦的人,不管是不是自找的,有9990個被身上的痛苦折磨死了,只剩下10個特殊的人從最低谷走上了人生巔峰,這種特殊的人比如說:

 

一直懷疑這個表情脫胎于此,

 

 

這10個身懷特殊本領的大神腳踩七色云朵屹立于世人面前,開始下雞湯雨,人類在爬行動物時期的認知系統開始被調動起來,不去思考他有的背景,人品,相貌,抗壓能力和運氣你有沒有,只是口中喊著:干了這碗雞血,明天干他媽25小時。

 

當你遇到困難時,你首先要想的是:這樣的困難是不是必須的,而不是一頭扎進去然后沉浸在自我感動的高潮中,擼了一發又一發,最后卒于前列腺癌。

 

上面兩個故事是如此的幽默以至于很多人覺得可有可無,但他合理地解釋了為什么聽寫會流行(學習資源極其貧乏的年代里創造出的方法得到了普及,參看中國式坐月子科學嗎? - 柔王丸的回答,一樣的道理);還解釋了為什么絕大多數人無法堅持聽寫(難度高效率低)。評論區有人看不懂這部分的潛在用意就開噴實在讓人驚恐,特在此挑明。

 

二、英語學習的普適定理。

 

一群出生在70年代,身世苦寒,知識結構不健全,苦讀商務印書館和廣西師大出版社二手翻譯讀物,把1980年代末時代悲劇當成自己一輩子的十字架和光環,除了掉書袋引名言,就只剩下煽情和1980年代青春文藝腔,思維方式有致命邏輯缺陷,披著自由派外衣罔顧事實,黨同伐異的各界媒體自媒體人士眼里的普世價值并不見得就是普世價值,但有效輸入可真的是英語學習的普世價值。母語學習的時候這種有效輸入是潛意識的,二語學習的有效輸入是主動學習的,就這么點區別。任何違反這條定理的行為都是耍流氓,任何其他理論都是在執行這條定理過程中降低半途而廢的可能。非數據部分我盡量避免訴諸權威,你只要看我說的有無道理就行,故意說那些你聽不懂的都是裝逼,比如我這一段開頭那個句子。

 

接下來咱們來做練習,以有效輸入為指導思想,以下學習方法是否正確?

這個題討論的是聽寫,那我們就先看聽寫。

 

阻礙你聽力理解的主要有三部分:聽不清,能聽清但要給點時間才能反應,哪怕閱讀都搞不懂。這三部分只是在有效輸入的指導下結合個人經驗總結的,個人經驗!現在我們來看小隆聽寫的過程中對這三部分的提升有多少?

 

首先,聽不清是因為,磁帶的音跟他大腦中的音不能匹配。比如錄音的口音,或者小隆自己學的發音本身就錯的太離譜,比如重音錯位,也很可能是native speaker自然語流的弱讀連讀給你帶來困擾。你要做什么才能克服它呢?那就是重新將他們匹配唄!只需要聽到哪里沒法理解了停下來看文本,理解了,脫離文本多聽幾遍建立間接。如果一定要說聽寫在這個部分有什么積極意義的話,他就是強迫你每個音必須聽出來。但如果碰到看了文本還聽不出那個音的話,我一般洗洗睡了,life is tough,何必糾結這個點呢,水平上去之后一般也就隱約聽得出來了。當然,有些大神說一遍聽不懂要聽100遍再看文本,你姑且把它理解成處女座病又犯了。任何人的建議都不用一定信或者一定不信,我只看論證過程。提高看論證過程的能力就是平時多做邏輯訓練(可以去試試GRE的argument)和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如果到了文本都沒用,有些音根本就不讀出來,聽寫還有個鬼用,這時候往往你只需做這件事——換個語速慢一點的材料。

 

然后,能聽清但需要給點時間或者多聽幾遍才能反應。這種情況是音不夠敏感,也可能是義不夠理解。這是聽不清和聽不懂的過渡階段。最好的辦法還是聽一遍,最多兩遍就直接看文字稿,理解了就再離開文稿多聽幾遍。如果需要暴力突破單詞理解反應慢的話可以聽四六級詞匯書的MP3,然后加速。你的目的是建立音和義之間的聯系,大膽地在聽錄音的時候看文稿好了,只要離開文稿能快速反應都是極好的。

 

最后,哪怕閱讀都搞不清楚的內容,他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的表達你從來沒學過,單詞怎么也猜不出來。另一種原因是這個:疊前深度偏移是基于波動方程的克希霍夫積分解,在建立深度域的速度模型后,通過射線追蹤或波場重建技術計算高頻近似下的遠場格林函數。你聽很多新聞英語多少就有這個成分,對于學英語,要盡可能避免這種帶有專業性的材料,比如TBBT。美劇是個好東西,只是從英語學習角度,好的美劇與不好的之間的差別可能是人和豬之間的種間生殖隔離。對于第一種你的確沒學過的內容,最好的就是直接看字幕翻譯,理解即可,還不能理解的去百度。

 

對于后面兩個部分,聽寫這個過程沒有任何意義,聽寫完后校對原稿的收官階段才是聽寫能帶來提高的部分。很遺憾,絕大多數人都在無意義的聽寫過程中被上帝賜予的大任給折磨死了,哪還有心情校對原稿。

 

我們很多人對于英語提升這一點有很詭異的邏輯。校對原稿這種本來是提升手段的東西被他們當做檢測手段,聽寫這種本來是檢測手段的東西被他們用來當做提升手段。

 

先說前面半句。聽不懂的就直接去看原稿,只要你不是聽的時候開小差,大膽地看原稿,這又不是考試!你聽不清聽不懂就把它搞懂搞清楚,建立間接就得了。下次碰到可能還是聽不清聽不懂,但如果碰到五遍之后還這樣,你應該停止學英語,去醫院測智商然后領殘疾證。數學和英語不一樣,數學知識點少變幻多,這題不會做直接看答案下次不一定自己能解出來,但英文這個詞的音義之間的關系建立了,這個音就是這個意思,在那里死磕一定要聽100遍再看原稿的都是處女座。跟我念,這不是考試,這是做好音義間的連接!!!

 

后面半句,聽寫是檢測手段而不是提升手段這一點如果不理解請允許我用下面這個例子做比較:

 

懂?

 

我們絕大多數人從小到大一說到學一樣東西就只知道題海戰術。對于數學物理這種公式少但變幻多的科目這個有效果,化學種知識點零碎就效果不是太大,對英語這種知識點極其龐大但變幻不太大的技能,再沉浸在檢測手段(考試題,剛好CET里有點聽寫)中不能自拔就危險了。

 

我高中舍友水哥虐了我三年,今天破天荒看他來我QQ空間閑逛就想起了他。10年浙江高考極其詭異,他就只去了浙大竺院。大三寒假在火車站碰到他,他跟我訴苦六級還沒過,我那個爽啊。爽啊。爽啊。提他既是想說數理單純解題的方法在英語上意義不大,也是簡單地表達一下我的愉悅之情。我真的是個很俗的人。

 

上面對聽力理解是從下往上肢解地來分析(重音,口音,語音,詞義,搭配等),我們再從上往下從宏觀的角度來聊聊。很多人一說到聽力理解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聽這件事上,但往往忽略了由于熟練帶來的網狀理解的紅利(請允許我裝一下逼)。

 

怎樣才能從英語很糟糕的人變成英語很厲害的人?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在這個答案里,我提過英語數據庫的概念。絕大多數表達, 都不是靠第一次的時候聽出來的,而是之前已經完全理解,在這個語境里這個表達早就潛伏著了。只要有一點點相關的音,這個語義就自然而然冒出來了。比如:

 

在《絕望主婦》里我已經對這個表達很了解了,后來在摩登家庭也出現了這個場景這個表達,墨西哥口音很怪,但理解起來毫無壓力。我看美劇都是中英字幕的,像《絕望主婦》這種不涉及太多文化背景的美劇全季下來聽基本沒有什么壓力。但有些不錯的表達都會停下來仔細回味一下。聽懂了就不會在乎有沒有字幕,沒聽懂沒有字幕都是噪音,關鍵不是字幕,而是你聽不懂。看字幕是聽不懂的結果,而不是因為看字幕才導致你聽不懂。今天談的是聽寫一段錄音,高中英語老師那個聽寫單詞雖然不在討論范圍,但也一個道理。你聽寫不出來是因為你聽寫之前沒有記住聽寫的內容,你啥都不學你聽寫個毛線。這是檢測手段要說多少遍!

 

什么字幕放多了會產生依賴,呵呵。你要做的是多暫停,多回放,多理解。字幕是個好東西!大大降低你理解俚語的成本和自己查單詞的精力,特別是一些小詞組成的表達。幾家知名字幕組對知名電影美劇的翻譯也是比較用心的,別聽裝逼的瞎掰掰。再次強調,你要的是有效輸入,這里不是考試,不要聽噪音!!!

 

這種在語境潛伏著,一有相似的音就準確預測的過程你也可以理解成猜詞的能力。我再打個比方

 

好朋友里面的“朋”字與明天中的“明”字寫的幾乎一模一樣,但你會搞錯嗎?不會。同樣,英文也是這樣,上面的went和week; an和 as 都很模糊,兩者看起來幾乎都是一樣的,而第一個單詞“I”龍飛鳳舞的簡直就是一個鉤鉤,但讀的人一般都能順利認出這些字來。

 

同樣,在聽力里面,你聽的是native speaker的自然語流,這種模糊極其普遍的存在,弱讀連讀甚至都可以歸納到這里面來。如果沒有這種網狀理解的幫助,想要順利地聽native speaker的節目幾乎是不可能的。要做到這個就是要對英文語法和單詞的用法完全內化,這個角度就能說明為什么聽說讀寫是一體的了。

 

好了,有效輸入的聽寫這個問題寫完了。再簡單說說其他的。

 

看美劇大膽地看字幕,一定要中英雙語字幕。眼睛盯著屏幕,有聽不懂的立馬停下來多聽幾遍(這里推薦KMP播放器,后退時間可以自定義,一般設置到3秒為佳),不管是聽不清還是聽不懂。

 

一周之后再把這個這集翻出來,眼睛盯著屏幕,有聽不懂的立馬停下來多聽幾遍。

一個月后再把這個這集翻出來,眼睛盯著屏幕,有聽不懂的立馬停下來多聽幾遍。

 

一句一句卡,這里興趣最重要,只要不是像《華爾街之狼》這種兩小時有400多個fuck的就行。如果對《絕望主婦》有興趣,我是強烈推薦的。語速正常,用語正規,極少文化背景,聲音好聽,畫面唯美,另外口音地道適合模仿。一種材料來回聽五遍以上(隔幾周的復習那種),劇情啥的都是浮云,聲音好聽,畫面好看,用詞多元才是王道。網上說的那些不講究有效輸入把《Friends》隨性看了10遍英語如何牛逼的人都是騙人的,本人親測,兩年多前我花了500個小時十季老友記欣賞了6遍聽力還是一個渣,當然也可能是我沒欣賞到第10遍吧。先一句一句卡,聽上兩三百個小時開始模仿。在效輸入的前提下,自己喜歡干嘛就干嘛,意志力是最稀缺的,不要浪費在細枝末節和強迫癥上。

 

還有就是對著單詞表抄單詞,你自己說有沒有用。你說好了,我保證不打你。

 

對于背單詞。我想說,極其有用。顛覆你理念了吧,叫你不要信教了嘛。第一階段背單詞,第二階段閱讀,第三階段造句仿寫。可以參考我的舊文 英語學習過程中如何有效地提升詞匯功底?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絕大多數背單詞沒用的人是因為從頭到尾都只捧著單詞書在那里背,沒有領會核心。如果只給30個小時,當然是背單詞的效果好。你一定把1000小時透析閱讀得到的提高跟50小時背紅寶書的人比效果,我也是醉了。相信我,你花100小時背完GRE紅寶之后,再花900小時讀小說,中間用電子詞典查經常出現的內容,完爆那些一頁只查一兩個單詞沉浸法的。中低級學習者甚至可以沒有泛讀精讀和泛聽,選語言點豐富的材料精聽就足夠了。

 

道理總是如此的簡單,真要落實到實際中去,總有那么多人犯渾。

 

這部分就說到這里吧。

 

三、聽寫存在的內在邏輯缺陷。

 

如果現在你聽到這么一句話:此外,中央財政補貼從2007年的72億元增加到今年的1980億元,財政支持力度明顯大幅提高。你雖然聽懂了,但不用說一字不落地聽寫,你連復述意思都很困難。這里面的機理簡單解釋就是:

在你聽到一句話后,這句話的聲音在你大腦的“聲音緩存”區中只儲存大約4秒鐘的時間,4秒一過,緩存中存儲這句話的這個聲音形式就被“自動刪除”了。(Darwin, Turvey and Crowder, 1972)所以你只有很短的時間,拿走的只是他的含義,而當你努力回想這句話的具體形式,比如到底是怎么說的,是哪幾個詞或如何組成的,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做不到的,即使是母語也是這樣。比如某人突發情懷說了一個七言絕句,你在一旁聽著,心里想著這太他媽好了,但如果你想把剛聽懂并欣賞過的這句原文重復出來,那是不太可能的。

 

要把對方說過的話哪怕復述出來,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速記。交傳需要把聲音迅速轉化成符號體系,然后再把這個體系用另一種語言演繹出來。

 

毫無疑問,這肯定不是我們學習外語應該去訓練的,語言能力從來都只有聽說讀寫,翻譯那是另一項技能,更是藝術。

 

所以,即使美國人去聽寫VOA,也是不可能聽一遍然后寫出來的,至于速記系統,那更是緣木求魚了。聽完了不需要做任何東西,包括聽寫復述,你只需要問自己,聽懂了沒,在初期的時候,還得問,每個音節聽清楚了沒?

 

 

總結一下全文:

一句一句卡,對著文本,然后離開文本,材料在自己喜歡的前提下,盡量是語言點豐富的。有一定基礎的人可以學一學魔的奶爸推薦的語音方面的材料然后消化一部自己喜歡的合適的美劇(一句一句聽,聽出每一個音,大膽看文稿,時常翻出來復習,200-300小時)。做完這些工作后可以對這部美劇逐句跟讀,跟讀美劇這件事其實就是模仿和背誦簡單句子的合體。背誦可以,但重點要在單詞和搭配的有效鞏固,不要背文章(這是立意問題),不要背長句子(這是語法問題)。跟讀這件事也很難,所以要先有200小時的有效輸入并且找熟悉的材料,但這件事本身比聽寫簡單一點。如果沒有幾百小時有效輸入的基礎,聽寫的是不熟悉的材料,句子又臭又長,您能堅持聽寫三個月每天3個小時,我也敬您一條漢子。

 

意志力跟體力一樣,這里用了其他地方就少了,不要在無謂的地方自己找麻煩去消耗意志力,把精力放在鋼刃上。至于最后能不能開花結果,真的看命。正確的方法可能也只是把成功率從0.001%提到1%。成功的道路上從來都不會人滿為患,因為春天太美有人要發春,夏天太熱有人要打盹,秋天太唯美有人要裝逼,冬天太冷有人要賴床,來大姨夫了要擼管,來大姨媽了要矯情,失戀了要跳樓,熱戀了一生一世跟你走,人總不缺說服自己放棄的借口。

 

 

 

【光頭奶爸】

 

題主說的夸大是什么意思,您沒解釋,我不太明白。

就英語學習方法來說,我個人認為聽寫是非常重要的,對于英語初級學習者而言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如果您聽寫了很久但效果不好,不能就說聽寫沒用,我認為很可能是方法不對。

 

正好另外有個問題大家要求我講一下自己對英語學習方法的理解,我就來談談我個人的認識,下面都是干貨,沒有講故事,沒有抖機靈。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觀點僅僅是我自己的淺見,不一定正確,大家選擇性、批判性吸收吧。

 

1、聽是說、讀、寫的基礎。

聽為什么重要,為什么英語初學者要從聽開始。因為聽的能力為說、讀和寫提供了基礎。

聽決定說這個道理大家都理解,只有經過大量的聽,模仿別人怎么說,自己才能開口說話。先天失聰的人往往會失去說的能力,這是很大的不幸。可見聽對說是很重要的。

聽決定讀的能力,很多人都沒有認識到,對于自己讀不懂的問題,往往歸結為自己單詞量不夠,或者語法知識不夠。比如這個問題:如何提高英文閱讀水平? - 光頭奶爸的回答。我個人感覺,英語聽力對英語的閱讀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聽的能力提高了,閱讀的能力會有質的變化。因為說到底,英語是一種注音語言,英文直接和發音相對應。比如《麥田守望者》里面這句話:

“Wait a second, willya?” I said. "I'm asking you a question. Did they say what time they'd be back,or didn't they?"

以及

“I'll keep in touch with you and all when I'm gone, if I go. C'mon. Take that off your head. C'mon, hey, Pheob. Please. Please, willya?”

上面兩句話是Holden對自己的妹妹Old Pheob說的話,為了體現說話者的感覺,作者完全把口語發音作為書面語,像Willya,C'mon,這樣的例子在英文小說中并不鮮見。再比如哈金的《A Free Life》中的話

"We were told zat he is on zer plane."Nan Often mismanaged the interdental sound that the Chinese language doesn't have.

這本小說里作者大膽將很多中國口音英語的表達直接作為書面語放在書中。

 

如果聽力提高了,在閱讀的初始階段讀書會有很強的發音感,好像有人在你耳朵邊給你念書,理解上面的話完全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如果你通過聽能夠完全理解說話者的意思,在這種狀態下,理解句子不過是一個發音轉化的過程,完全不會有問題。

 

當然,有人會說,很多專家說了閱讀要想提高速度就不能一個詞一個詞的“讀”,特別是不能讀出聲來,否則閱讀速度就無法提高。專家的話是沒錯,但是提高閱讀速度是打好基礎以后蓋樓房的問題,如果您聽得基礎都沒打好,理解都成問題,就想著蓋快速閱讀這棟高樓就是本末倒置了。

 

聽對寫作能力的提高作用和閱讀是相似的道理。前面說了,聽多了就會說了,對于英語來說會說了自然就會寫了(因為英語是注音語言啊),如果您口語能力足夠強,像Obama那樣復雜句型張口就來,還發愁把這些句子寫出來嗎?聽說能力強的人,在寫英語的時候也會有很強的發音感,好像腦袋里有個小人在滔滔不絕的給你講句子,自然會下筆如有神。當然,在英語入門之后,閱讀對寫作能力的提高會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這個會在下文進行說明。

 

2、聽要確保信息的有效輸入

信息有效輸入是指通過聽確實掌握說者的信息。要想做到這一點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要做到這一點起碼要保證兩點:

首先,選擇聽力材料的難度要適合自己。

 

如果您之前完全沒有聽力基礎,那么一定要選擇語速慢、單詞量小、實時更新(為什么要保證語音材料的新鮮度下面會講到)的聽力材料。有些人因為聽不懂英語受了打擊,發誓要攻克聽力難關,于是迎難而上,一開始就要聽60 minutes,This American Life這種時間長,詞匯量大的聽力材料,結果往往是左耳進右耳出,聽到的話整個“模糊一片”,聽過以后一點信息都沒有理解,過幾天就放棄了。我覺得初學者比較適合從VOA Special English開始,選擇5分鐘左右的新聞音頻進行聽寫。有人說這個我也聽不懂怎么辦?有沒有更簡單的?就我個人的知識面而言,還真是不知道更好的材料。我認為,只要學過幾年英語的,完全聽不懂VOA Special很少見,通常在大量重復后還是能聽出一些信息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花大力氣去攻克那些聽不出來的地方(方法后面會講),如果這個難度都堅持不下來那就不是英語學習方法的問題了,而是學習毅力的問題了。

 

其次,一定要聽寫,也就是把聽到的每個單詞一個字不差的寫下來。

 

這樣做看似效率不高,浪費時間,但這是保證您確實聽懂每個單詞的最有效的方法。不信您可以做一個實驗,一段中文新聞,您完全聽懂了,然后把它聽寫下來,這個時候會發現那些聽懂的句子里面藏著很多您根本沒有在意的單詞。因為聽懂一句話其實是一個很整體、很概括的感覺,如果不是把每個單詞都寫下來,很多細節信息是不會注意的。英語聽寫的目的,就是讓初學者確保自己把整個“模糊一片”的語音里,每一句話,每個單詞,每個細節都能夠分離出來,通過大量的練習讓單詞一個一個蹦出來,然后理解它們。經過了這個過程,才能夠建立像漢語一樣將單詞重新處理成整體含義的能力。

 

3、聽要確保輸入方式有效

這句話看似和第二點完全一樣。其實我是要說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聽寫的時候要不要看原文。這是一個困擾很多英語學習者的問題,眾說紛紜,比如現在排名第一的答案 @Matrix Frank 就認為應該看。但是我的觀點是:聽寫的時候一定不要看原文。

 

可以預見,很多人會抗議,不看原文反復聽這個方法太笨了,實在太折磨人了,效率太低了根本就是浪費時間。我就解釋一下這樣做的原因,以及不看原文聽懂音頻的方法。

 

首先,人類理解問題是有路徑依賴的,會本能選擇最容易的路徑來理解不懂得東西,如果你在聽的同時在閱讀,大腦會本能的選擇通過讀來理解這個材料。這是本能,完全不受人的控制。

 

上面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道理,不知道有沒有這方面的專家出來證明一下。我見過很多人,聽英文錄音的同時手里拿著一本原文材料,一邊聽一邊看;或者看美劇的時候下面放著英文字幕;這時候通常感覺非常良好,有時候感覺沒啥聽不懂的,有些難得材料感覺還是聽懂了很多單詞的,問題關鍵在于有些單詞沒見過,也就是提高詞匯量的問題。可是等到考試的時候,或者遇到沒有字幕的電影、美劇,碰到滔滔不絕的老外,感覺聽力材料的難度忽然提高了,聽不懂了。其實不客氣的說,您本來就聽不懂,而且一直聽不懂,只是您以前通過閱讀幫助您抓住了這些詞,證明您的聽覺、視覺都沒有問題,可以講兩者對應起來,如此而已。

 

如果不信,您現在邊看原文邊聽英文來聽一段錄音,給自己聽的水平打個分,過一段時間(把閱讀獲得的信息忘記以后)再不看原文同樣的材料再聽一遍,您會發現聽力水平有著明顯的下降。

 

不看原文聽寫,就是要打破閱讀的路徑依賴,打破應試教育造成的只會閱讀不會聽說的問題,完全通過(并且只能通過)聽來獲得英語信息,建立聽力理解這條通道,并且把它提升到(甚至高于)閱讀理解這條通道的水平。

 

說到這里,我要多說一句,我并不推薦初學者使用美劇作為聽力材料,因為拋開字幕的影響不講,美劇的人物的動作、表情、場景設計等會對理解聽力內容起到提示作用,這種路徑依賴對于初學者來說也不是好事,這個問題參見我的另一個答案:適合學習英語口語的美劇有哪些? - 光頭奶爸的回答。

 

不看原文,怎么聽懂呢?其實方法很多:

通過自然拼音來猜測這個單詞:英語是注音語言,如果英語發音規則掌握了,通過發音可以猜測出這個單詞的拼寫,之后通過詞典可以找出這個單詞;

 

通過上下文猜測這個單詞:猜出這個單詞應該表達什么意思,然后通過詞典去找這個意思對應的單詞里發音一致的單詞;

 

通過輔助材料理解單詞:如果您聽得是最新的新聞,那么通過查閱國外新聞網站,閱讀相關的報道,可以對這個聽力材料建立一定的認識,通過這些材料的佐證,也能幫助聽著理解單詞;(這就是為什么我在前面強調聽力材料的時效性,時效性高的新聞可以通過國外新聞網站,甚至新聞聯播的內容來進行佐證)

 

如果上面的方法都失敗了,那么就把這個單詞交給時間去解決,也許過一段時間就會忽然開竅。我的經驗,一個5分鐘的難度合適的材料,如果每天聽一個半小時,聽了兩個星期還是沒有聽懂的單詞可以放棄,或者去看原文來理解了。

 

說到這里又要說一個題外話:需要背單詞嗎?

 

背還是不背,這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似乎沒有明確的答案。我的觀點是要背,但是要用正確的方法背,最基本的不要捧著單詞書重頭到尾來背,而是要把聽寫中遇到的、閱讀中碰到的單詞記下來,并在以后不斷重復。相關的方法又是一長段話,我先不展開了,有機會再細講。

 

聽寫

4、聽要向說、讀、寫擴展

對于初學者,一個5分鐘的音頻,每天聽1到2個小時,聽半個月基本可以聽寫下來了。很多人會選擇另一個音頻資料繼續聽寫,這是非常錯誤地。請注意,這個時候聽寫工作并沒有結束,而是只完成了一半,后面更是有重頭戲,就是說、讀、寫。

 

前面講了,聽對說讀寫的基礎性作用。反過來,說、讀對聽也有很強的促進作用。前提是發音正確(起碼是自己聽自己感覺發音正確)。通常聽力好的人發音正確率會高,相反也成立,發音準確的人聽力也會比較高。如果一個單詞您的發音本身是錯誤的,很難保證您能夠聽出來,就像漢語拼音,南方長大的人高考語文第一道題得分就是比北方低,這是從小發音不同的問題,沒有辦法。

 

那么問題來了,初學者發音本來就不標準(這里的不標準和有口音是兩個概念,如果您能講一口牛津腔當然好,如果就是印度口音也不影響您的交流),沒有人糾正我該怎么提高呢?

 

答案就是聽向說擴展。把聽寫好的音頻材料放到外放,音量要大,還是按照聽寫的方式,一句話一句話播放錄音,每一句話都反復重復播放,同時您按照自己寫下來的文本跟讀,將自己的聲音和播音員的聲音完全一致,完全融合在一起,包括節奏、語氣、聲調,任何方面都要一致;然后下一句。這樣反復練習。

 

這個過程也要注意幾點:說英語的時候一定要把嘴張大,越大越好,說漢語的人容易不張嘴說話,把嘴張大有利于把音發準;要注意th, V這兩個音,一個咬舌,一個咬唇;要感覺到臉部肌肉的疲勞,如果沒有疲勞感表明發音還是中式發音。

 

這一步完成以后,基本上這個聽力材料可以背下來了,這個過程其實也是閱讀的過程。

 

此外,在進行上面聽寫過程的同時,別忘了同時進行閱讀的訓練,我初期是使用《英語世界》雜志,相信現在有很多材料可以看,具體方法看這里:如何看英文書去提升自己整體英文水平? - 光頭奶爸的回答;

同時別忘了找個人進行英語對話,開口說話不要想著技巧,不要想著正確與否,不要考慮話題,找一個愛說的老外,然后開始。要點看這里:怎么開口講英語? - 光頭奶爸的回答

 

最后,one more thing,我沒有講語法的問題,這個可以看這里:英語學習中錯誤的常識(一)

================2014年12月1日更新======================

這段時間小孩生病,工作事多,一直沒有更新,也沒有回答評論里的問題,今天中午抽空來簡單回答一下:

問:那是不是要先學好音標,會根據音標背單詞…不好意思,英語基礎差

答:學音標很重要,我跟人覺得學音標和學字母ABC一樣是最基礎的基礎,我有幸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初中叫我們英語的時候,在教ABC的同時把音標一起學了。我個人感覺如果學了一兩年英語應該沒有完全不懂音標的吧。如果不幸真的不懂,那就必須重頭學。學習音標最重要的是兩點:1是每個音標的發音一定要發對,這個發錯了以后任何單詞看字典等于白看,因為看了音標發出來的是錯的,發音錯了就會導致聽不懂,說不對;2是從學音標那天開始,任何一個生詞,在查的時候一定要查音標,很多人查生詞只看漢語意思,看完就完了。這是極其錯誤的,查了生詞要先看音標,這個單詞怎么讀,在記憶的時候嘴里讀、耳朵聽、手上寫,三個同時進行來記憶這個單詞,這是基本方法。

 

問:請教一下,單句聽寫多少詞適宜,15詞之內還可以一遍聽寫下來,>15就各種混亂,需要一個詞一個詞……

問:請問聽寫時,是聽完一個句子就按暫停寫下來,還是反復聽不暫停直到全部寫出來?

答:上面兩個問題我一起回答,答案就是隨便你,你怎么舒服怎么來,以能聽寫下來了為準則,在這個準則下面只要不看原文,其它怎么做隨便你,沒有規定。關鍵是開始,開始做了以后你慢慢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個就像學游泳,你不下水,在岸上把每一個動作的細節想的越清楚,越不敢下水游,等你下了水,游起來了,你會發現之前想的細節都不是問題。

 

我一開始用一個小時只能聽1分鐘的VOA Special,而且無法全部聽明白。當時最搞笑的是把Israel聽成了is real,還奇怪播音員干嘛總是“是真的”。后來想起來都是笑話。如果您的聽力實在太差,連音標都不懂,最基本、最簡單的詞都聽不出來,可以折中一下,跟著錄音讀原文,反復讀,讀到自己感覺和播音員發音一模一樣了。然后,把這段文章放一段時間,過一個月再拿出來,不看原文聽寫,這個時候發現聽力好多了,但是還是會有很多詞聽不出來。這樣慢慢提高。重慶雅思培訓

 

問:請問您說的 This American Life有安卓app嗎?

答:安卓我不太清楚,您可以去他們的網站下載,http://thisamericanlife.org。我是在iTunes里面訂閱的。有很多人覺得IPhone是用來裝逼的,那是他們不知道IPhone背后整合了很多優秀的資源,除了App還有iTunes里的radio,University公開課,Podcast音頻視頻等等,都整合的非常好。

上一篇:英語日常交流中有哪些是非母語人士不容易意識到的不太禮貌的表達
下一篇:什么情況下韓語會頻繁用「斯密達」?

更多資訊請訪問 》》》川外外語培訓中心
0
熱點專題
  • 雅思培訓課程

  • 川外精品托福課程

  • 英澳名校菁英計劃

  • 川外雅思六人精品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明星xxxxhdvideos|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鲁啊鲁啊鲁在线视频播放|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日本网址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美女裸体a级毛片| 欧美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亚洲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密入口导航游戏|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蜜柚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欧美又大又粗又爽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 最好看的2018中文字幕高清的|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 五月天在线婷婷| 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maya玛雅□一亚洲电影| 狠狠干最新网址| 好大好猛好深好爽视频| 国产三级理论片|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色www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福利电影网|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久激情内射婷内射蜜桃| 草莓视频黄瓜视频|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